清明前夕,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清明怀英烈 丰碑励青春”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缅怀祭扫、流动课堂、志愿实践、分享研讨等环节,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场馆与校园一站式社区,让青年党员在追思先烈中赓续精神血脉,在躬身力行中激扬青春担当。
在庄严肃穆的淮海战役纪念塔,阳光洒落在纪念塔上,为其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全体青年党员整齐列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纪念塔敬献花篮,鞠躬致敬,以最诚挚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在淮塔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和总前委群雕前,“淮塔红·流动课堂”的志愿者们在做志愿讲解。学生党员化身“红色宣讲员”,向参观群众讲述“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背后的军民同心故事。在纪念塔旁的松柏林中,流动课堂的志愿者们还走进休息的中小学生中间,讲述《一根小竹竿》红色故事。“把这些地名按地理位置连接起来就是一张完整的支前路线图。小竹竿上面密密麻麻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共27个县88个村镇的名称,行程达4000多公里......”“当年刻竹人或许也是少年,今天的笔迹该刻进怎样的时代?”来园区祭扫的中学生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感悟。
回到校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党支部党员代表通过“影像+分享+思辨”立体化开展研讨,展示了支部党员走进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一线的调研实践成果。其中,辅导员苗天添带领大家重温了由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录制的开展抗美援朝老兵寻访活动记录片;鲁怡君同学展示了支部党员帮助困境群体实现常态化就业增收的先锋公益集市志愿服务活动;王可可同学分享了支部党员走进乡村寻找服务乡村振兴答案的宝贵调研资料。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院分会场通过视频观看了支部研讨活动,随后开展了“微党课”专题学习。
(本次专题活动被新华网江苏频道以《大学生党员“流动课堂”清明节走进淮塔助力中小学生红色研学》为题报道)
(一审:苗天添,二审:徐作锋,三审:李丹)